-
岁月里的脚印—研究生赵延威的成长之路
更新时间:2025-06-10 15:00:00
在河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研究生队伍里,总有一个身影活跃于课堂、实验室与校园的各个角落——赵延威,他的座右铭是“不言退,不流泪,不狼狈,不认命迎合”。课堂上,他专注聆听教授的专业讲解,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知识要点,与同学激烈探讨学术问题;实验室中,他反复调试设备,常常在深夜的灯光下实验数据为伴;校园里,他与团队成员抱着笔记本电脑讨论结构设计方案,将咖啡杯底的沉淀化作创新灵感。他与团队披荆斩棘,在省级、国家级赛事中屡获殊荣,到成功申请4项发明专利,再到校级奖学金的荣耀加冕。这些经历交织成一曲奋斗的赞歌,将奋斗的汗水浇灌成成长的花朵,在科研与学术的道路上绽放出耀眼光芒。
学术之涯:知识是前进的船桨
在研究生的学术之涯中,赵延威以知识为桨,在未知的浪潮中破浪前行,开启了一段不断探索与突破的航程。他专注于全陶瓷轴承动力学的科研海域,初涉该领域时,他便发现现有试验设备无法满足全陶瓷轴承动态性能测试需求,于是主动承担起全陶瓷轴承试验台的搭建任务。他扎根图书馆与实验室,钻研轴承原理设计、传感器选型及动力学模拟等相关文献,将理论知识深度融入实践,历时一个月成功搭建出全陶瓷轴承专用试验台。全陶瓷轴承高速运转时,保持架的运动状态复杂多变,传统测量手段难以满足精度需求。保持架速度的精准采集成为关键难题,他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,创新性地将激光速度传感器与数据采集系统相结合,开发出非接触式测量装置。为获取准确数据,他在实验室中度过了无数个日夜,经过上百次试验调试,终于成功实现了保持架速度的实时、精准采集,为深入研究全陶瓷轴承动力学特性积累了宝贵的经验。
为此外,他申请了4项发明专利,从技术方案构思到专利文本撰写。他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反复打磨每个创新点,确保技术逻辑严密、成果可转化。这些专利不仅是其科研能力的有力证明,更是他用知识驱动创新、以实践验证理论的生动写照,生动诠释了“以知识为桨,以创新为帆”的科研精神。
竞赛之路:汗水浇筑的荣耀勋章
在研究生的竞赛之路上,赵延威始终以汗水为墨,在各大赛事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荣耀篇章。在第六届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中,他针对传统手工的土壤样品检测效率低,易造成交叉污染的难题,带领团队研发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检测中土壤样品预处理专用设备。他从机械结构轻量化设计入手,结合光谱检测需求,反复推演样品筛分、研磨的自动化流程。为解决土壤颗粒不均导致的检测误差,他扎根实验室测试不同材质研磨组件的磨损系数,优化振动筛分的频率参数。团队历经10余次方案,最终以“智能研磨 + 精准筛分”的集成设计,提高了土壤样品检测效率,荣获省级三等奖,初尝竞赛硕果。
转战第二届中国研究生“双碳”创新与创意大赛时,他将目光投向绿色发展领域,带领团队研发土壤成分检测预处理设备。他从设备三维建模到预处理工艺优化,反复推敲机械结构与环保性能的平衡。面对土壤样本复杂特性导致的预处理精度难题,他泡在实验室测试不同筛分组件参数,结合仿真分析改良振动筛分系统。凭借“节能预处理 + 智能分拣”的创新方案,项目以低能耗、高适配性优势斩获国家三等奖,在更广阔的舞台上证明了自己的实力。
在第十六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征程中,他瞄准片剂型药物加工效率与精度难题,带领团队投身片剂型药物加工自动化设备研发。他以三维数字化设计为利器,从设备结构建模、运动仿真到控制系统集成,每一步都经过数十次推演与修正。面对药物压制过程中的压力均匀性控制挑战,他扎根实验室反复测试传感器参数,优化机械传动结构。凭借对设计方案的精益求精,项目以高精度、高效率的自动化解决方案,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,斩获国家二等奖。这些竞赛经历如同一枚枚荣耀勋章,不仅见证了他在专业领域的成长,更磨砺了他挑战自我、追求卓越的意志。
奉献之弦:奏响集体共鸣的和声
在研究生阶段的集体生活中,他始终秉持服务同学的初心,主动融入班级建设,积极参与并协助班委策划组织各类活动,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其中,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。在2023年河北科技大学研究生“青春心向党・筑梦新时代”合唱比赛筹备期间,他主动请缨担任活动策划与执行的核心成员,从前期准备到正式比赛,全程深度参与其中。最终,助力班级荣获研究生歌唱二等奖,充分展现了班级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,更极大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。此外,他还积极发挥班级与辅导员之间桥梁纽带的作用,主动建立班级意见收集机制,定期通过线上问卷、线下交流等方式,广泛收集同学们在学习、生活中的诉求和建议。对于同学们反映的问题,他会进行分类整理,及时向班委和辅导员汇报,并持续跟进处理进度,切实提升了大家的学习生活体验。
回首研究生时光,赵延威在学术、竞赛与工作中编织出独特的成长轨迹。在学术之涯,他以知识为船桨,深耕全陶瓷轴承动力学领域,从搭建试验台到数据采集,再到专利成果,每一步都凝聚着对真理的执着探索;竞赛之路上,他挥洒汗水,在各类赛事中屡获殊荣,用拼搏浇筑荣耀勋章;工作中,始终以服务同学为初心,将个人价值融入班级建设。这些经历相互交织,塑造了他追求卓越、知行合一的学术品格与职业素养。